《反函数和三角函数》(10章)学习笔记

间断了一些时日,终于将《第十章、反函数和三角函数》阅读完了。整体感觉这一章的内容远比前面第九章简单、少很多。所以只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基本粗读完成了。

在阅读这一章的时候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困难摆在我的面前:首先就是在函数的反函数为什么可以直接通过对原函数的x和y进行对调,就可以得到,这里花了不少的时间,直到现在我也是似懂非懂、一头雾水。

另外就是这一章其实我并没有从始至终阅读完成,其中有几个三角函数我并不了解。前面一些章节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当遇到正割、余割时,我都只是囫囵吞枣的看过去;然后在面对双曲函数的时候则是飞快地翻过去的。

如果今后有时间,或者更准确地说如果用到了吧,再学习这块知识。

这一章阅读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电脑升级了、有了更好用的辅助工具,所以配合着软件、工具,也做了更多的上手尝试。这里有两篇这一章的学习笔记:反函数学习笔记(1)反函数学习笔记(2)

当完成第十章的阅读时,其实除了上面笔记中的问题,我还存在着另外一个困惑:

这一章的重点究竟在哪里?是在介绍三角函数么?这可是微积分教材呀!所以这一章的重点应该是在介绍:在已知一个函数的前提下,如何计算这个已知函数的反函数的导数。

罗嗦的解释一下就是:已知函数,不求它的反函数的显式形式、避开它反函数的显式定义,而直接求出这个反函数的导数来。这是我的困惑便产生了:既然是在讲解“函数的反函数求导”,为什么全章都在介绍各种三角函数、反复用各种三角函数去完成举例呢?

它为什么不用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举例,而非要一个个三角函数的拿出来,画出他们的反函数、找出这些反函数的导数呢?这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吗?或者,是否是因为反函数求导,更多的出现在三角函数领域中?

我现在只能把这个困惑先放一放,姑且认为也许就是因为三角函数的反函数比较常见、特点比较鲜明吧。

无论如何,这一章阅读完成,接下去我将一鼓作气,尽快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微分——阅读完成。

Related Posts

反函数学习笔记(2)

一、什么要在后面进行证明? 这一章开始就有一句话是我始终无法理解的:“我们会在下一章证明这个事实”,这句话中的“这个事实”是什么呢? 二、“一种方法”我理解不了 如截图所示,书中给出的对“正弦函数的反函数”进行求导,提到了使用“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我现在理解不了、头脑一片混乱。 在稍微往前一点的章节中,作者用到的也是如上形式相同的方法进行某个函数的反函数求导,都是“这种方法”,我理解不了的原因主要在于: 1、有些绕脑子,无法理解为什么x和y彼此对调一下就能直接使用了;2、它没有个更正式的名称么? 但是好在,我找到了“另一种方法”,更加容易理解。但是因为篇幅有限(使用LaTex在blog中排版实在太麻烦了,所以暂时就先做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备忘,等到后期有时间了,再重新整理、补充上来吧)。 2.1、我似乎理解了作者的解法(update: 2024.10.09) 首先,作者使用的这个解法,正式的名称应该是“隐函数求导法”,具体的思路是:1、首先依据原函数,构建出它的反函数的“隐式形式”;2、然后不对“隐函数”进行整理、不得出它的“显式形式”;3、直接进行“隐函数求导”就可以了;4、最后再稍作整理,将其中的y值设法用x值表示出来。 我之所以无法理解它,主要是因为从原函数到反函数的变化过程、或者说反函数的定义过程,没有理解。例如: 原函数如果是:,如果想对这个原函数的反函数求导,首先就是要找到、或者定义出它的反函数来,但是要怎么定义它的反函数呢?直接通过下面的方法构建出来隐函数方程,并且不进行简化就可以了: 原函数: 反函数的隐式表达形式: 这就是隐函数,虽然没有得出一个显式的表达式,但是直接用这个隐函数求导就可以了。作者的解法我虽然理解了,但还是绕脑子、吃不透、无法顿悟,痛苦中。我想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为什么只需要将x和y对调一下位置,就可以定义出反函数来了? 2.2、再次尝试理解反函数 原函数:,我换一种写法,将x写成“输入”、将y写成“输出”,看这样是否能够避开抽象的符号,让自己的头脑更清晰一些? 原函数:,这个原始的函数的目的是:通过给定一个具体的输入值、经过某种映射关系,得到一个明确的输出值。 现在抛开x和y的想法,只是将上面的等式稍作调整、只是文字上的调整,调整成,不用关心文字细节的变化,他们本质上还是喂入一个具体的输入数值、经过同样的映射、得到经过映射之后的输出数值。 此时对于调整后的关系式:既可以说它的自变量是,经过正弦映射得到计算结果。也可以说自变量是,经过某种未知未解的映射关系,得到的结果将是。如果按照后面的说法来说,那么上面的关系式就变成了一个未解、待解的方程,需要求解出来,才能看出具体的映射关系来。 至此,如果不求解,那么上面的未解方程,就已经是一个隐式函数了;若能解出来,那么就是显式定义的函数。 2.3、适用于我自己的方法(其实这个方法也有个更准确的名称:基于反函数性质的求导法) 上面的“对调x和y其实我还是一头雾水”,先这样吧。接下来记录一下自己比较能够理解的方法。但是自己用的这个方法似乎也存在缺陷,在“教材”后面专门提到过,似乎是要注意f(r(x))和r(f(x))两种不同的嵌套关系中,一种是错误的、一种是正确的;我还没有时间详细推敲我所使用的这个建议的推导过程,是否正中了教材中明确指出的错误。 提问:已知正弦函数,求其反函数的导数。 解: 首先定义的反函数为,欲求。这里之所以不使用原因是相似符号太多眼睛容易花。 因为根据函数与反函数的特性,有…

SageMath 使用问题一则

当使用 SageMath 进行函数 的定义并尝试绘制出图形的时候,会遇到警告错误,同时无法得到预期的函数图像: 按照 SageMath 给出的 warning 信息来看,它有100个点无法完成正确的绘制。这是因为 SageMath 在进行 plot 绘制图像时,会依函数进行200次采样、得到200个点,并进行图像的绘制。而上面定义出来的函数,在x轴负半轴上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数计算结果,从而整个x负半轴的100次采样均无法计算出有效的结果,引起的问题。 通过以下尝试带入一些具体的数值计算,可以看出来: SageMath 在计算复数的立方根时,并不能得到最终的数值结果,而给出了带有符号的计算式。如果强行通过.n()方法进行转换,也依然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SageMath 会计算出一个复数结果。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它无法在实数域的平面坐标系上完成标点绘图。 SageMath 之所以无法完成对-1开立方根、或者说无法对-1在实数域内完成开立方根,主要原因是:它首先是基于 进行推导计算;其次是我们使用的计算方法不合理,导致 SageMath 并不清楚我们的计算意图导致的。 解决方案比较多,有简单粗暴的(只考虑结果的正确性、不考虑意图性),也有更加合理的(使用更加正确的计算方法,令 SageMath 了解我们的计算意图以给出预期结果)。 方案一、人为确定符号 这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案,人为介入的动作比较多,相当于是人工进行了计算式的化简,将符号提前抽取出来,之后由…

反函数学习笔记(1)

一、反函数的基本概念: 1、最为直观的,一个函数在坐标系上画出来之后,如果有另外一个函数的图像,与它是关于对称的,那么这两个函数就互为反函数; 2、如果按照定义来说,当有,且时,这两个函数就是互为反函数的; 3、例如,它的反函数是,可以从图像上看出来那么的确是关于绿色的线轴对称的: 二、书上的一处描述歧义: 在“一版1印”中的表述:假设,有一个可导函数f,它的导数总是正的。你认为该函数的图像会是什么样的呢?好吧,切线的斜率必定处处为正,故该函数不可能向上或向下倾…… 在“二版55印”中的表述:假设有一个可导函数f,它的导数总是正的。你认为该函数的图像会是什么样的呢?好吧,切线的斜率必定处处为正,故该函数不可能上下起伏…… 这个“第一版”中有不少这样的表述错误,会令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困惑、甚至不解。好在有最新版本对比着阅读,才不至于在它错误的表述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三、使用SageMath绘图时遇到的2个小障碍: 1、SageMath在处理时需要人为介入、手动调整符号。如果直接使用下面的代码对进行定义,SageMath的计算会考虑到复数情形、而且在画图的时候无法绘制出负数范围部分的图像: 这个时候需要自己对符号进行处理,改成如下的定义形式才能完成正确的计算过程: 2、当想将和两个函数同时绘制出来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函数的定义域范围要分别定义,如果定义在相同的定义域上,绘制出来的图像将很难观察他们两个的对称性: 注意f函数的定义域应该取[-3,3],g函数的定义域取[-27,27],这样绘制出来的图像才能比较方便的观察出对称性。我之前两个函数的定义域都设置成了[-27,27],导致观察的时候以为g函数的图象是与x轴平行重合的,错误的观察导致错误的判断、结果以为函数定义出了错误、在这上花了一些时间。 四、手算反函数: 书中使用的例子是,并且提到手算这个函数的反函数是很困难的,如果只是为了证明它是否有反函数,可以使用导数、然后判断导数的结果恒大于零,从而确保它是符合平行线检验、从而得出“有反函数”的结论。 但是我还是想要了解、尝试一下手算反函数的方法与过程。 五、SageMath中的图例使用LaTex排版: 其中的legend_label可以用r””定义字符串,然后其中使用$$做首尾包裹,包裹中的字符串就是LaTex内容,渲染输出的时候,这部分内容将会依LaTex进行排版渲染。得到的图像会更加精致一些: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9章)学习笔记

第九章学习的很辛苦,正如这章引言所说:这是很长的一章内容(注1)。断断续续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也才只将主要内容读完,最后还遗留了一个“双曲函数”没有阅读(因为双曲函数不常见,这一章又实在太长难以坚持,所以放弃最后的双曲章节学习)。 这一章的内容给我的感觉是“又多又乱”,起初阅读的时候总会读着读着就有种莫名其妙、甚至不知所云的感觉。其实直到今天完成阅读,仍然有点儿一头雾水的感觉。我想大概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程或自然科学领域,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十分重要且常见,第九章的撰写目的则是要从基础概念(什么是指数函数、什么是对数函数),一直讲解到实际应用(指数增长、指数衰变),这样走马观花的快速概览,使得内容上的连贯性变差了,跳跃性比较大,所以读起来有些跟不上作者的思路; 2、全章其实是分成三大部分的 正因为上面提到的全章是从始至终的讲解,在没有完整阅读完成之前,就有一种摸不清脉络的感觉。全章阅读下来,可以发现它的脉络还是非常清晰的:基础介绍(1-2节)、导数与极限(3-4节)、数学计算应用(5节)、工程应用(6节); 3、其中的导数、极限章节阅读的混乱感 尤其是在阅读第3节、第4节时,明显有一种混乱、不知脉络的感觉。 首先是自己对微分课程还不是十分清晰,正是这种不清晰的认识,总感觉微分课程不是应该先引入极限、再从极限的概念完成微分和求导的计算么?可第九章的编排,怎么是先完成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求导、然后又返回去聊他们的极限了呢? 尤其是:极限这么基础的概念,为什么要反而放在求导后面再去介绍?又为什么花费那么大的篇章、篇幅去不断推导各处的极限呢? 我在阅读9.4的时候,总以为这些极限是再给求导做铺垫,而且总是奇怪“求导不是明明已经在9.3中完成了吗?”,正是这样的困惑和对后续的期待,导致9.4看得十分吃力。 在完成全章的阅读,尤其是反复的几遍阅读之后,我似乎明白了它的章节依据:9.3章将的是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求导,这就是全章的“微分课程重点章节”,这一节的学习隐含着一个前提:读者是已经了解了极限的概念的,所以在完成本章1-2节基础课程之后,直接完成9.3的函数求导学习便可以了。 接下来的9.4节(极限)与前面的“9.3求导”已经没有关系了,这里的极限是额外的、深入的研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在各个重要结点上面的极限情况。同时这一节为了求某些函数的极限,要用到“隐函数求导”机制,所以将这一极限知识放在求导知识的后面:既可以认为它是独立的一个章节、又需要一点点的前节内容基础。 所以9.4的极限章节可以说是独立的,学习它的目的只是对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有更细节的了解,而与微分关联不大。 4、后面的几个章节更是彼此独立的话题 如前面总结的,全部第九章内容看上去很多,实际重点只有9.3一节,恰恰与感觉相悖:这一章的核心内容很少。只不过是被9.4节冗长的内容误导了,后面的9.5、9.6、9.7更是与函数求导无关,都是独立的话题。 例如9.5节说的是“取对数求导法”,这是一个利用对数特性完成各类复杂多项式求导的技巧(注2),相当于是一个数学计算的应用技巧;9.6节则是介绍指数增长、指数衰变的话题,是工程应用上的实例介绍。 因为后面的若干章节内容,都是彼此独立(相对独立)的,所以阅读起来并没有依赖关系,此时如果总以为它们是在给后面的内容做铺垫,势必就会被后面“突变”的话题错愕到,茫然又不知所措。 虽说完成了这一章的初步阅读,大体上也觉得自己的理解没有错误,可细细想来其中还是有非常多的不理解的地方,需要再单独花时间详细的列出所有自己囫囵吞枣、不理解的细节,然后再花时间详细推敲。 注解: 注1、幸好手中用的是《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第二版、又有这本书的英文版,否则如果只单纯依靠网络上找到的第一版电子版进行学习,那么学习起来也许会更加吃力。通过英文版、第二版的对比阅读,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容易、能够理解作者究竟是想表达什么内容的; 注2、这就是有纸质第二版和英文版的好处,如果只看第一版内容,就会发现9.5章节的标题是“错误的”,在第一版中,9.5章节翻译成“对数函数求导“,修订版翻译成”取对数求导法“,修订后的文字更准确:这是一种利用对数特性进行数学计算的方法技巧,可以用于完成复杂多项式的简化计算。

曾经难倒无数人的数学入学考试题

最近”数学“好像是个热门,也来​凑个热闹、分享一则有趣的数学故事和一篇相关文档: 早年间,国外一所大学的入学考试,分成AB卷,和今天的AB卷不同,它是明确的而非随机的给某一类人A卷、另一类人B卷。B卷的题目看上去非常简单,简单到似乎初学数学既可做答。但拿到B卷的人,无论怎么推敲,也答不出。 其实B卷上的题目都是”棺材问题“,看着容易、实际上玄机重重、做到死都难以求解。那所大学是为了用这类“棺材问题”拦住B类考生,而且可以堂而皇之的说:“你看,这么容易还做不出,不是我们不招、是你们能力欠缺”。 这段历史趣闻说来有趣、其实悲壮。下面文档中列了20道“棺材问题”,趁着最近数学话题比较热,值得看一看、读一读、做一做。 电子版地址:https://arxiv.org/pdf/1110.1556v1

两则对数法则的证明

这里有2则对数法则,如果能直接背下来、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对数法则3,乘积的对数,是对数的和: 对数法则4:商的对数,是对数的差: 但是我想具体学习一下他们两者的证明过程,这样对于记忆、背诵更有帮助(即便背不下来,也能通过实时推导想起来结论)。 一、试证明 : 基础知识1:对数抽底公式, 基础知识2:指数法则, 首先通过抽底公式对欲证明等式两边分别进行抽底: 左边抽底: 右边添加底数,并利用指数法则变换,变换之后对拆分出的两项分别进行脱底: 由上面的左边抽底结果和右边抽底结果可见,两边相等,所以得证。 二、试证明 : 同上面的乘积法则相似的,商法则也用要到同样的抽底公式和指数法则完成证明。首先对左边 添加底数b,以完成抽底过程: 待证等式右边的算式同样先添加底数b,之后逐步进行变换、简化: 待证等式左边、右边经过运算是相等的,所以待证等式是成立的,即: 成立,得证、证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