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歡上了注音輸入法
我通過計算機賺到的第一筆錢,是一筆稿費。那時還在上初中,喜歡寫字,平日沒事就寫一些文章投遞給報社。第一片被報社選用的稿件是介紹“微軟雙拼輸入法”的稿件,那篇文章我到今天還保留著。 記得剛剛接觸計算機的時候,中文輸入法很多,有全拼、雙拼、五筆等常用的輸入法,還有更多各種各樣的輸入法,雖然我沒有逐一學習過,但拍著腦袋想也能想到:每一個輸入法都有著獨特的想法,有著對中文特殊的理解和拆解、記憶方法。 這些衆多的輸入法,在當時的我看來,只有拼音輸入法是合理的,其他各種拆字、編碼方式的輸入法,都不合理,會無形中在用戶頭腦中開出多條“綫程”來工作,需要衆多的綫程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個簡簡單單的漢字的輸入。 因而我從學習電腦之初,就選擇了拼音輸入法。而拼音輸入在當年的我看來,只有全拼和雙拼兩種,他們兩個對比就能看出來,雙拼是更優秀的,雖説雙拼輸入依然會導致“多開一條綫程在大腦中”,但是也僅僅是多開了一條綫程而已,這對於我而言應該還可以接受。 不能接受又能怎樣呢?中文就是這樣一門複雜、難以通過計算機搞定的文字。要想使用計算機輸入中文漢字,需要先在頭腦中想到這個漢字、然後聯想出它的發音、再將發音轉換成拼音、繼續將拼音轉換成按鍵、從鍵盤上找到對應的英文字母、然後完成錄入……這一系列的“綫程”遠比輸入英文複雜,好在雙拼也只是在這一複雜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環節。 我學會了雙拼輸入法,對於寫字具有了更大的優勢,平日聊天也很快、寫稿子也很快。又因爲受到了報社稿件錄用的激勵,所以那之後,我更喜歡寫字、投稿。而且雙拼輸入也越來越熟練,多年下來,我就成爲了雙拼輸入法的忠實用戶。 直到前一段時間,閑來無事的時候,突發奇想地想看看注音輸入法。結果不看不要緊,一看了不得。原來注音輸入法竟然比雙拼輸入法還要簡單,在我只看了不到10分鐘之後,便自然而然的學會了。 這一點兒也不誇張,注音輸入法和雙拼其本質是相同的,任何一個漢字都是由聲母、韻母構成。而雙拼的思想就是:無論任何聲母,都是一個按鍵一鍵搞定;無論任何韻母,也是一個按鍵一鍵搞定。所以任何一個漢字,都可以通過兩個按鍵的錄入,完成聲母、韻母的輸入。所以雙拼輸入法唯一要做的就是背誦一下聲母表和韻母表中多個字符的發音應該由那個按鍵代替,大約需要記憶20個左右的按鍵。 注音輸入法,和雙拼的想法几乎是完全一樣的:漢字是通過聲母和韻母組合構成。但是注音輸入法無需像雙拼一樣額外的記憶,原因是注音輸入法的每一個注音符號都是漢字的壁畫變形或簡寫,只要看到注音符號,猜都能猜出來它的大概發音,所以我只用了10分鐘左右就理解了、然後用了不到1小時,就記下來了所有注音符號的發音。 由於自己本來就習慣使用雙拼輸入法,這個時候只要將字母表用注音表代替一下,就完成了注音輸入法的學習、掌握、使用。一天不到,我就可以使用注音輸入法完成漢字的錄入了。 學會了注音輸入法的一個額外的趣事是:使用蘋果手機、注音輸入法鍵盤時,默認輸入的是繁體漢字,所以當我喜歡上使用注音輸入法輸入漢字之後,就被手機强迫的改成了使用繁體漢字輸入。這一點我現在還很不適應,主要原因是: 1、繁體漢字雖然也能看懂,能寫能讀,但是真的落實在自己日常輸入時,感覺自己的大腦有些不適應,眼見著一行行的繁體漢字在屏幕上,我無法連貫自己的思路,導致使用繁體漢字寫字,寫出來的總會不通順、或者不再是自己曾經的語言風格,這一點很有趣、也只有擁有這種經歷的人才能感受到吧; 2、繁體漢字雖然能讀懂,但是閲讀起來真的很累,一篇白話文、甚至就是一段水文,如果是簡體的,大概撇上一眼就知道内容了。換成了繁體漢字之後,如果只是短暫的一瞥,是不能理解的,總要耐下心來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閲讀,才知道説的什麽,這也是我現在所無法適應的。 不過這一體驗仍然有趣,所以我將繼續當前這一怪癖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