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简史》读后感
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过瘾,语言轻松幽默,内容丰富详实。既然是“简史”就是一条由时间串联起来的历史脉络,这本书的脉络十分清晰,从电的发现一路衍生,直至发展到互联网和移动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将今天所能展现出来的科技缘由,娓娓道来。 读过这本书之后、尤其是读完的瞬间,能够获得巨大的震撼和感慨:哦!原来如此! 1. 我从接触计算机开始便迷信Intel的CPU,这是我个人的性格使然——无论什么产品,只认它的第一发明人,后来者、模仿者,无论怎样宣传,我都不会轻易改变对原始发明者的信任与青睐。 直到阅读过《半导体简史》之后,才知道原来AMD的CPU技术在某个发展时期已经完胜了Intel,无论是工艺还是理念,无论是制程还是性能,都已经秒杀了Intel。技术领域没有先发优势,后来者完全可能通过一个技术革新改变整个行业的状态。 这本书让我重新了解到这一事实,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动了重新为自己准备几台新的电脑、AMD的电脑的心思。 2. 学生时代,同学们都很喜欢听音乐,用磁带机听音乐。那个时候都会觉得日本的磁带机质量好,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想当然地以为“洋货好”。 读过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原来当时的日本在科技发展上也并不是很先进、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落后。美国的先进半导体技术并不会给到日本,而日本又偏偏想在半导体领域发力发展。于是日本选择了半导体领域中相对落后、成熟的技术路线,美国做电脑、日本就做早已“玩剩下”了的录音机。 可偏偏就是日本的“匠人”,通过精益求精的制造态度,竟然将这个早已日轮西山的产业,做到了全球最大、最好,绝处逢生的杀出了一条路径、创出了一片天空。 3. 美国看到了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崛起之后,更加的不敢将制造技术交由日本,于是又将“落后的”存储技术,交给了韩国。韩国的想法和日本很相似,既然拿到了一个制造途径,就要吃透这个制造途径,于是发展出了全球信赖的存储工艺。 4. 这是读过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感触,当然这些都是这本书最后几个章节提到的,所以记忆最清楚、感触最大。 而这本书前面的章节也同样的精彩,半导体是如何从电力、电磁的发现一路衍生、发展、发明出来的?集成电路又是如何从分立元件,一点点的堆砌、封装、聚合出来的? 在硅谷这个不大的地方,一群群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和创业公司,是如何从学校的学术研究,走进实际的生产经营,又是如何通过彼此的人脉,构成了现今一个个看似独立、却又彼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型企业的。 这些历史趣闻,都让人一次又一次的发现:原来世界很小、原来科技彼此靠得很近。看似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其实不过是2、3代人的努力,看似彼此毫无关联的公司,原来都是一脉相承、甚至同出一门的师兄弟。 这些有趣的故事,不仅让人向往那个美好的年代,当然更会激发出对计算机和技术的爱好,更想将计算机这个神奇的、人类千年智慧的结晶,深入的学习、用心的钻研下去。
日记:买书与读书若干生活记录
前几天逛书店,发现一本不错的口袋图书,《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如果放在以前,偶尔在书店中看到这种比较有趣又精致的图书,我似乎不会纠结,会直接以原价买下来。而这次我只是随手翻看了几页,觉得确实不错,但又默默的放回了书架上。 回到家中之后,上网从网上书店找了一个最便宜的店铺,下单。今天收到了快递包裹,《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已经在我手中了。 拆包裹的时候,我和老婆半开玩笑地说:“如今真是没了出息,做了一件自己觉得特别丢人的事情”。 我曾经一直觉得线下书店要想持续运营下去,需要的就是读者的自觉——当你觉得某本书好的时候,如果是在哪个书店第一眼看到的、就应该在哪个地方下单购买。纵使网上有更便宜的,也不应“货比三家”,否则大家都在线下挑选、而换到网上购买,线下书店就成了纯粹的“体验店”,而且体验还是免费的,长久下去线下书店只能走向倒闭。 这种自觉应该来自于某种看不见的约束,而这种约束应该是欣欣然的付出。如今我却没有了那种甘愿的付出,反倒贪起了小便宜。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是毛姆写的一本阅读随笔,其中推荐了大量为人共识的经典文学著作。但是无论这种随笔、还是其中提及的文学故事,其实在我看来都是“闲书”,以前我很少看这样的“闲书”。更多的时间我只喜欢看一些“数理化”方面的教材。 纵使偶尔看一些世界名著,也看的非常少,而且每每读过哪本名著之后,总会让我觉得一头雾水——这也能叫名著么? 例如我大约读过《悲惨世界》、《威尼斯商人》、《傲慢与偏见》、《简·爱》,但没有一个故事让我觉得精彩,甚至这些故事总给我一种荒诞、不真实的感觉。即便偶尔觉得故事真实、也总隐约觉得这个故事不好看,接受不了故事的价值观。所以我一直搞不清“文学名著”究竟有什么优秀、能让它们为人所乐道。 和这个类似的,我对音乐也一直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某些乐曲是好听的呢?好听在哪里呢?我曾花时间特意耐着性子倾听过一些音乐,但听过之后也就结束了,完全没有意犹未尽、想再听一遍的想法。所以我曾一度为此苦恼:为什么被视为经典的作品,却无法吸引我的兴趣?是我不懂得欣赏么? 看到《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翻看了几页之后,让我觉得也许毛姆能帮我解答我的困惑:他会说出他为什么喜欢某些作品,这样我就知道别人是怎样看待、如何欣赏这些名著的了。 这是令我期待的事情:也许在毛姆《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指引下,我能体会到应该如何阅读,并且真正的阅读基本好的故事,从而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避难所”,这样我就可以沉浸在某个属于自己的思维殿堂中,享受那短暂的快乐。 不过即便做不到、欣赏不来——也许就真的是每个人的品味、价值观不同,我也许对所谓的“世界名著”不在一个频率上。也不要紧,因为它并不影响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避难所”。 我早在今年初就已经开始读“闲书”了,只不过不是那些我尚未懂得欣赏的名著,而是现代故事或诸如《魔戒》这样的科幻、玄幻类作品。我似乎已经从这些有趣的故事有所受益——它们的确能够让我每天不再焦虑,让我能够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留出一分可供自己主宰的世界。 这种看似浪费时间的阅读,只是我曾经的想法:曾经我一度觉得只要是“数理化”之外的读物,都是杂志、是浪费时间。但如果将眼光放的长一些,例如一辈子。这种阅读也许是值得的,它会令人感到情感和思想的世界更加充实,更加丰富。纵使没有行万里路,但在脑海中已经游历过诸多的人生、见过世间百态。这也许也是一种收获,放眼人生的维度,这种收获也许会更加感到满足。 今天没有像以往那样用研磨器将咖啡豆研碎,而是直接整颗豆子的放在水中,任由沸水慢慢的炖煮咖啡豆。 慢火炖煮出来的咖啡喝上去寡淡一些,缺少了厚重香浓,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