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买书与读书若干生活记录

前几天逛书店,发现一本不错的口袋图书,《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如果放在以前,偶尔在书店中看到这种比较有趣又精致的图书,我似乎不会纠结,会直接以原价买下来。而这次我只是随手翻看了几页,觉得确实不错,但又默默的放回了书架上。 回到家中之后,上网从网上书店找了一个最便宜的店铺,下单。今天收到了快递包裹,《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已经在我手中了。 拆包裹的时候,我和老婆半开玩笑地说:“如今真是没了出息,做了一件自己觉得特别丢人的事情”。 我曾经一直觉得线下书店要想持续运营下去,需要的就是读者的自觉——当你觉得某本书好的时候,如果是在哪个书店第一眼看到的、就应该在哪个地方下单购买。纵使网上有更便宜的,也不应“货比三家”,否则大家都在线下挑选、而换到网上购买,线下书店就成了纯粹的“体验店”,而且体验还是免费的,长久下去线下书店只能走向倒闭。 这种自觉应该来自于某种看不见的约束,而这种约束应该是欣欣然的付出。如今我却没有了那种甘愿的付出,反倒贪起了小便宜。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是毛姆写的一本阅读随笔,其中推荐了大量为人共识的经典文学著作。但是无论这种随笔、还是其中提及的文学故事,其实在我看来都是“闲书”,以前我很少看这样的“闲书”。更多的时间我只喜欢看一些“数理化”方面的教材。 纵使偶尔看一些世界名著,也看的非常少,而且每每读过哪本名著之后,总会让我觉得一头雾水——这也能叫名著么? 例如我大约读过《悲惨世界》、《威尼斯商人》、《傲慢与偏见》、《简·爱》,但没有一个故事让我觉得精彩,甚至这些故事总给我一种荒诞、不真实的感觉。即便偶尔觉得故事真实、也总隐约觉得这个故事不好看,接受不了故事的价值观。所以我一直搞不清“文学名著”究竟有什么优秀、能让它们为人所乐道。 和这个类似的,我对音乐也一直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某些乐曲是好听的呢?好听在哪里呢?我曾花时间特意耐着性子倾听过一些音乐,但听过之后也就结束了,完全没有意犹未尽、想再听一遍的想法。所以我曾一度为此苦恼:为什么被视为经典的作品,却无法吸引我的兴趣?是我不懂得欣赏么? 看到《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翻看了几页之后,让我觉得也许毛姆能帮我解答我的困惑:他会说出他为什么喜欢某些作品,这样我就知道别人是怎样看待、如何欣赏这些名著的了。 这是令我期待的事情:也许在毛姆《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指引下,我能体会到应该如何阅读,并且真正的阅读基本好的故事,从而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避难所”,这样我就可以沉浸在某个属于自己的思维殿堂中,享受那短暂的快乐。 不过即便做不到、欣赏不来——也许就真的是每个人的品味、价值观不同,我也许对所谓的“世界名著”不在一个频率上。也不要紧,因为它并不影响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避难所”。 我早在今年初就已经开始读“闲书”了,只不过不是那些我尚未懂得欣赏的名著,而是现代故事或诸如《魔戒》这样的科幻、玄幻类作品。我似乎已经从这些有趣的故事有所受益——它们的确能够让我每天不再焦虑,让我能够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留出一分可供自己主宰的世界。 这种看似浪费时间的阅读,只是我曾经的想法:曾经我一度觉得只要是“数理化”之外的读物,都是杂志、是浪费时间。但如果将眼光放的长一些,例如一辈子。这种阅读也许是值得的,它会令人感到情感和思想的世界更加充实,更加丰富。纵使没有行万里路,但在脑海中已经游历过诸多的人生、见过世间百态。这也许也是一种收获,放眼人生的维度,这种收获也许会更加感到满足。 今天没有像以往那样用研磨器将咖啡豆研碎,而是直接整颗豆子的放在水中,任由沸水慢慢的炖煮咖啡豆。 慢火炖煮出来的咖啡喝上去寡淡一些,缺少了厚重香浓,别有一番风味。

日记:自己不喜欢的项目做起来真的是很辛苦等

一、自己不喜欢的项目做起来真的是很辛苦 最近忙完了electron.js的项目,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项目开发,要做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其实大家的原理都差不多,所以上手应该没有什么难度,但这个新的项目,我才只做了几天,就已经做的没有了心情。 首先就是微信小程序开发使用的开发环境,用得很辛苦。我的电脑配置低,所以IDE环境运行起来就比较的吃力,很慢不说,还经常崩溃。有的时候页面刷新不出来,就很难判断是程序的问题呢、还是IDE崩溃了、模拟器出现僵死导致的问题呢。 傻傻的等待、或者重新启动几次IDE,才能判断出来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异常。这就令开发思路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要知道现如今的NPM为底层的应用,其分层是很多的,所以开发的时候人就会陷入“多重人格分裂状态”,要同时扮演多个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思考,硬生生地将一个人的大脑变成了并行的多个子脑,才能完成一个简单的页面实现。 在这种高注意力的时刻,却还要考虑是自己的程序有问题、还是模拟器死机了,又或者需要中断开发重启模拟器,其痛苦程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 上面的开发环境本就已经令人疲惫了,而这个新产品的原型设计更令我反感! 这么多年的开发经历让我觉得——程序员有的时候真的是很卑贱的。程序员总要听命于产品设计人员和前端设计人员。而那些“感性”的人,思考问题往往只会在“绚不绚、酷不酷”上做文章,很少照顾程序员的情绪。 例如当前这个项目,本身就是没有开发费用的,时间又紧任务又重,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应该尽可能简化设计? 然而这个“朋友”却明知没有钱、还偏偏不舍得。将软件设计的非常臃肿、功能繁多。而前端设计师又没有任何的“设计能力”,将前端页面设计的十分“华丽”。 不是你能够设计出“华丽”的页面就是高手,能够设计出华丽的页面实际上只是效仿能力强,市面上别人家的页面怎样设计的、你就效仿者怎样克隆过来。这样复制出来的页面效果当然是华丽、漂亮的了。但是这些华丽、漂亮的页面究竟是否适合当前的项目,是否应该在当前的项目中使用呢? 当前是一个没有费用、时间紧迫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页面中充满了异型的按钮,不断地变换布局形式,用尽了所有的原生的、非原生的UI元素,这是在做产品的设计么?这只是在堆砌UI的样式,甚至是在炫耀UI的极端表现力。 实际上这样花里胡哨的前端页面如果要我去“设计”,我也是可以实现出来的。就好像要我去写一本小说故事,目的不是将故事讲清楚、而是要融入所有的成语,只是为了让故事中用到的词汇更多、篇幅更长,这样写出来的故事,精彩与否放在一旁、目的已经不纯粹了。甚至可以说,这样写小说的目的并不是讲一个精彩的故事,而是为了赚取稿费。 所以在我看来,那个前端设计人员并没有动脑子,她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如何从本质出发对产品进行设计。 这样的项目做的我真是不开心。 二、看到一位老友最近又在做新的项目 我与那位老友已经十多年没有联络过了,虽然每天在网上还能看到,但总是有些抹不开面子打招呼。所以只是默默的关注着他。 最近看到他又开始做新的项目,其实他的这个新项目我可能是3、4年前就大概看到过。当初并没有感觉有什么新奇、有趣、有价值的地方,只是觉得他“财务自由”了,人也就闲了,也许是实在闲才做了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玩闹。 但是昨天访问他的空间,发现这几年下来,他从未间断对新项目的持续更新,而且已经初具规模。现在再看上去,才发现他所开发的新项目,已经有了相当的数据积累和技术积淀,无需他说,我都能看出其中的价值和前景。 只觉得人与人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他能够做到财务自由并不是依靠运气,而的确是眼界和执着,诸多优秀的品质叠加之后再配以勤劳获得的必然回报。 他的这又一次“征程”看得令我自惭形秽,只觉得自己多年的技术生涯简直可以说是碌碌无为的。我自己偶尔能够做出一点点的收入,就会沾沾自喜。又或者完成了一个产品的雏形,就扔在一边觉得已经再无必要深究了。这样的懒散怎么可能掘到深井中的水源?我这样浅尝辄止导致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窘迫,显然是早已注定的。 所以我又一次勉励自己: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着眼于手中的、眼前的工作。当然这种自勉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真要想做到,还是要自我约束和高度的执行力,才能成真。

日记:罗嗦的学习笔记等

一、罗嗦的学习笔记 今天写了一篇《“微分和导数”相关章节内容学习笔记》的学习笔记,写的那叫一个啰嗦,一句话翻过来覆过去的表达,生怕说不清楚。 我身边的朋友都会嫌我说话啰嗦,觉得我好像个老太太一样反复的、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的,重复的阐述一个事情。你看,就连这句话也是这样,我总会反复的对一句话进行重复。 但是没有办法,我担心自己说不清、更担心今后会忘记,所以为了让今后自己还能够想起来自己在说什么,就要不断地变换表达方式,将一个概念重复的、一遍遍的定义。 但是与我这种极端做法相反的,是另外一种人格:认准了一种表达方式就不会再调整。有的时候在网上我会遇到他们,在交流的时候对方说了一句话,我没有理解。这个时候我会让他换一种表达方式再陈述一遍:但是对方就不会更改表达的方式,只是一字不差的再次重复。 我不是没有听清楚,我是没有理解。说一遍我无法理解,再说多少遍,我都是无法理解的。这个时候只有更换一种表达方式,才有可能让我理解。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虽然理解了对方的意思,但不确定是否真的理解了对方的意思,所以期望对方能够换种表达方式重新说,这样通过几种不同维度的陈述,如果每一种表述都指向一个结论,那我就能够确定是理解正确的。 可对方偏偏就不会更换陈述句,只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令我苦恼。 二、最近完成了一个基于Electron.js的小软件 甲方要的功能,我在选型阶段选择使用electron.js进行开发。这个脚手架的确很方便,非常快的就完成了需求。今天交付甲方进行测试,虽然测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不严重,都很容易解决,并且有把握能够解决。 本来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都记录一下。但是因为开发的实在是比较容易,又快,所以没等做备忘和笔记,软件已经做完了。 现在只能再查漏补缺的回忆这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值得记录的地方,然后再抽时间慢慢补充文档了。现在先备忘一下今天遇到的问题:如何在electron.js打包阶段,生成win32版本的运行文件。 之所以遇到这个问题,是electron.js默认打包出来是x64架构的,但有人依然在使用32位的系统,所以就要分成两个不同的架构分别打包。当然这个脚手架本身是支持跨平台的,所以我不用担心迁移问题,甚至跃跃欲试想顺便将mac版和linux版也都打包出来,这样给到甲方的时候,还能显得我的工作做的多、产品生态做的完善。 三、买了几本书 其实我最近生活十分拮据,所以真不想乱花钱。但是越是没钱心里压力就越大,心理压力越大就越想花钱缓解焦虑。所以我最近是没少乱花钱。买了好多零食和饮料,还买了一些图书。 不过这些书估计也不会看,就好像我书柜里的很多书,都是各个时间段闲来无事、心血来潮买回来的,但是买回来之后也就尘封了,从未看过。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自欺欺人”,觉得书买回来了就是已经阅读过的了。还或者就是每次买回来的书都会在热血沸腾时期翻上几页,但很少有通篇读完的时候。别人这个情况是否严重不清楚,但我应该是这样的,很少读完过全本的图书。 前阵子意识到自己这个毛病之后,我就一直在坚持阅读,期望能够在今后,踏踏实实的、有始有终的读全基本书。 所以以后再读书时,我会写“读后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迫,也许能让自己养成阅读有始有终的好习惯,也不至于花钱之后再有自责心里——你看,我又花钱买了一本“隔热垫”放在床头。 四、CodeIgniter框架中的一个细节备忘 还是欠一篇blog,没有时间写,先当成日记备忘在这里:在CodeIgniter中,modal层中的数据库语句构建,如何构建带有括号的条件部分、如何将构建出来的sql语句完整的展现出来? 以上只是备忘,具体内容待有时间时,再补录。

日记:更换打印机墨盒等

一、更换打印机的墨盒 打印机的墨盒耗尽,买了三个新的墨盒。这种日常耗材其实还是挺消耗资金的,只不过以前从来没有算计着生活过、也就没有什么感觉。最近可以说每一笔钱都要在手中拿捏很久,从未关注过的花销也就被注意到了。 像这个打印机的墨盒,我以前就从来没有意识到还要更换。似乎从买了打印机之后就一直在使用,所以我曾经甚至一度认为打印机是没有耗材成本的。前几天老婆对我说家中的打印机没有墨水了,我才意识到,这东西还要定期更换墨盒。 以前为什么从来没有关注过、甚至没有注意到呢?于是我打开自己的网上购物历史记录,发现的确经常购买墨盒,而且以前买的都是大容量的,一个墨盒近300元,一次更换大约需要花掉800元,从来没有引起过我的注意。 如今,买墨盒也要推敲斟酌很久,我在第三方墨盒、灌墨汁、正品小容量三者之间举棋不定,犹豫了整整一个晚上,最终买了正品小容量的,3个墨盒大约花了500元。 二、令人不悦的买家 我的网店中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咨询者、购买者。这是令我开心的事情,我当然也十分乐意与买家进行交流。 但是那个网店平台却比较讨厌,它是很大程度的倾向于讨好买家,而苛求卖家。例如在线消息,要求卖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回复。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时间没有回复,则会对卖家的店铺进行降权、进而减小卖家的销售业绩。 所以我就总会和买家留下电话号码,告诉他们如果可能,尽量用电话与我联系。但是有买家却偏偏不爱使用电话、微信这样的工具,偏偏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那个又难用、又麻烦的IM工具与我联系。 最近就遇到了一个买家,他其实已经不是在我这里购买商品了,而是纯粹的闲聊。我也很明确的告诉他,如果闲聊可以用手机号以及微信与我联系,可他偏偏就是用电商工具和我聊,聊的我的服务分被拉低很多。原因是我没有办法及时的回复他,而他却乐此不疲,也不知道是诚心的、还是习惯性的。 另外那个IM工具里面竟然还有一个非常“自以为聪明”的设计,就是在交流过程中,如果使用的emoji表情是哭、沮丧之类的,竟然会被判断为买家有不好的购物体验,从而对卖家进行评分降权。可实际上买家只不过是在和我正常的交流、并且只是在表达他在其他事情上的沮丧,与同我的交易和我所出售的商品毫无关系。 这却对我形成了降权操作,这种设计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丧尽天良。当然我也可以选择无视买家的闲聊,只与他们进行商品层面的对话。但这与我开店的初衷是相悖的,什么是商店?有人情味的才是商店,如果没有人情味,那是自动贩卖机。 三、牙齿扫描 种牙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制造牙齿模型。医院通知我去做模型,我便去了——在暴雨中去的医院。到了医院之后已经是落汤鸡一样,医生对我印象颇深,因为我按照预约的时间去他那里,也是暴雨、也被淋成了落汤鸡。 下一次再去医院,无论天气预报怎么说的,我都带着雨伞过去,以防再次被淋。 到了医院之后做牙齿模型,用了一个非常先进的仪器,至少在我看来是非常先进的——直接通过图像扫描完成全口腔的模型生成。从医院回来之后,我便上网搜索了一下,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这个扫描仪原来早就有,只不过因为价钱昂贵所以平日并不多见。 拥有这个扫描设备的人往往会对外提供“反向扫描建模”服务,也就是翻模,我以前一直以为模型都是通过雕刻或绘制制造出来的,今天才知道还有这样的高科技设备,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很多商品能够被快速的复制出来。 如此高级的设备我也想拥有一台。 四、最大公约数 和牙齿扫描时发现有3D扫描建模设备一样,最近我才知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除了穷举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这一次又一次地新奇发现让我越发的感觉自己实在是无知。 我不觉得我的眼界有局限性,但为什么这些新奇的事物总是让我感觉自己十分的无知、好像井底的青蛙呢? 见过了,也就觉得不足为奇了,也就觉得理所应当地知道。甚至会觉得没有见过这些东西属于十分不正常的,正常的现代人谁不知道这些呀?可偏偏还真就不知道,我活了四十多年,第一次知道还有3D扫描建模设备、第一次知道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可以通过辗转相除得到。这种感觉怪怪的,好像我曾经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之所以会关注到最大公约数,是因为前几天想实现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过程中牵扯到对分数的化简操作,现在既然有了新的基础知识,对分数的化简应该就可以正常进行下去了,希望不出意外的,一周内搞定这个工作。

日记:买了一辆山地车送给家中小朋友等

昨天给家里的小朋友买了一辆自行车,看得出来他非常开心,从车行出来就迫不及待地骑行上路了。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又去骑车、今天上午醒来又下楼骑行。这在我看来是十分罕见的——平日让他下楼,可难了。 昨天买车之后,他从店里出来大约骑行了2公里,之后喊累停了下来。将车放在路边,和我一起坐车回家了。新车放在陌生的路边,心中忐忑,并且早晚要将车子运回家中。综上原因,我将小朋友送回家后一刻未停就折返回去取车。 诚如最近一直说的——生活拮据。我没有打车,而是做了几站地铁去那个陌生的临时存车点取车。从家走到地铁站、再从地铁站走到取车点,各有一段路程需要步行。生活拮据的人就要以时间和体力换取便捷,这是无奈的事情。但往好了想一想,也锻炼身体了。 我的身体并不好,尤其是进入中年之后身体愈发的有问题。最近一直在生病。双脚疼痛,原因不明,既不敢去医院体检、也不敢上网查询原因。知道原因往往比无知更令人感到恐惧。虽然我甚至这样的讳疾忌医不好,但穷迫,总会让人做出荒唐的选择。虽然明白,却也只能装作糊涂。 就这样一瘸一拐的,去取车子,然后又拖着沉重、臃肿的身形,将车子骑回家中。晚上一看手机,步行12000步、骑行大约5公里。如果放在身体无恙时,我一定会沾沾自喜觉得是一天充满了运动的日子。 即便身体存在着问题,但我也依然觉得这样的运动量不错,至少回到家后吃饭晚的时候,我没有如往日一样顾及是否会吃入太多的碳水、因为确信这样的运动量下补充的食物中碳水几乎都可以被快速的吸收或消耗掉、不会充斥在血液中。 而且疼痛的双脚也有缓解,我甚至一度以为,是不是因为自己平日的运动量太少、空调吹的太多,才会让自己的双脚双腿充满了疾患?依然不敢深究、不敢探查原因。总之他们痛就痛着、好便好了,且听之任之吧。 晚上显然会疲惫,疲惫到不想工作。所以我就没有再工作,而是放任了一天,看电影、并早早睡觉。 看了一部《八恶人》,没有看懂,所以反复看了两遍,才将故事看明白了。但也只是看明白了故事,还是没有看懂。八恶人究竟是哪八个人?为什么我感觉其中很多人,如赏金猎人、如治安官,都应该算是好人而不是恶人?如果这样计算,影片中明显的帮派人员并不够八个人。 另外就是书信笔友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最后为什么要将那封信念出来?念信的治安官不是完全不相信这封信的真实性吗?最后他相信了、念出了信件的内容,这又有什么含义呢? 故事看不懂,看不懂也就看不懂吧,影片好看就是了。哪有那么多需要推敲的事情?生活就是图一个乐,没有必要事事推敲、事事深究。 记得平时带家中小朋友去博物馆玩耍,100%的会遇到这样一个情形:别家的父子在博物馆中参观,父亲总会煞有介事的对着一个展品给他的儿子讲解。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形我都会感到好笑——父亲的威严与郑重哈。 我总会有意的不给孩子讲展品相关的知识,首先是我也不懂,其次是我觉得讲出了孩子也未必会听,听了也未必和我同频的去理解。大家彼此有自己的认知、各自有各自的想法,我想强加给他什么呢?我什么也不想强加给他,他有他的快乐、我有我的快乐。 所以看到展品,我只会自己去看,觉得有知识性就自己学习一下、觉得有趣味性就自己把玩一番。如果你在某个博物馆中,见到一个臃肿油腻的中年男子,好像智商有问题一样对着某件展品自己独子碎念手舞、或佯装操作,那个人兴许就是我了。 说回《八恶人》,虽然看不懂也不想懂,但我还是好奇、并且稍有向往那个冰雪世界。在《荒野猎人》中的大地,也是那样的冰封雪冻,美国在早期,大地一片苍茫、寒冷。这一点让我觉得十分的有趣。 尤其是电影中的声音也表现得十分准确,坐在屋子里仍然能够清晰的听到屋外寒风嚎叫。这种寒风萧萧的声音,除了电影中我已经多年未曾听到过了。其实在我小的时候,是听到过的。从哪一年开始再没有了冬天、从哪一年开始冬日再没有了寒风,不得而知,但显然的凛冬早已消失,如今再难看到漫天大雪、寒风凛冽了。 喝了好多年的饮料,直到2、3年前突发疾病,才因为惜命彻底戒掉了含糖饮料。之后很长一段日子没有再喝过任何饮料。 如今身体指标基本正常,我似乎又开始放纵。今年夏天一直在喝苏打水。虽然这个饮料中没有任何的糖分,但是感觉最近喝的实在有些太多了,从最初隔天喝一罐、到现在已经是一天喝三罐。 无论这个饮料是否含糖,我觉得都不应该再喝——它太贵了。所以从今日开始,不再喝气泡水。

日记:今天脚痛无心工作,随笔记录日常感念

昨天出门去客户单位谈事情,出门时就隐约觉得要发病了,一天忙碌回来之后果然就发病了。深夜痛醒、早上已经不能下床。吃了一些止痛药下午才稍有缓解,一瘸一拐的挪动到办公室来。工作是别想了,只上网、喝水,消磨时间吧。 这次发病挺讨厌的,显然会耽误很多的工作。恰最近手头的事情又比较多,耽误的早晚还要再加班加点的补上,令我感到十分的抓狂。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没有心情工作,索性今天也就不工作了,放松放松,上网、看小说。 我的淘宝小店可能是十多年前创建的,这些年来断断续续,开了废弃、废弃了又开起来,始终没有坚持下去。2024年又一次将淘宝小店开了起来,这次感觉还不错,运营了半年多,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些订单,虽然钱不多,但眼看着小店得分越来越多,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但是这个时候其实我是非常慌张的,不知道下一步该何去何从。是维持、是扩大?扩大的话应该向什么方向扩大?这个问题非常难,至少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开店的人,都是有经验的。或者是子承父业、或者是传帮带,往往都是有“师傅”带领、指点迷津的。 偶尔一些白手起家的开店者,则是凭借着各种“运气”一路走下去,由于幸存者偏差的现象,成功者很少但他们会自以为自己的每一步选择都是正确的、有理论依据的。其实也许每一步的正确性完全是幸存者路径,又可能并非正确只是运气好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特定的效果。无论怎样,都不大可能通过成功者的经验给与后来者任何指导。 我不具备上面的两种资源:既没有师傅带领、也还没有达到可以自吹“运气好”的阶段。我现在就好像大马路上捡瓶子的拾荒者,也许只是每天能够捡到3、5个瓶子而沾沾自喜。下一步?是继续捡瓶子、争取捡的更多呢?还是换个地方,不仅仅能够捡到瓶子、还能捡到易拉罐呢?又或者在每天捡瓶子的同时、连带着沿街乞讨呢?当然无论如何,我不能夜郎自大的想将上面所有的业务都收入囊中,因为每一个新的业务都会分担精力、而精力对于个人而言是有限的。 这就意味着我只能选择一个工作去做,而且要选择尽可能容易的、尽可能够快速实现的。换个地方太危险了,谁知道下一个水塘中有没有鱼?所以我选择在捡瓶子的同时再捡一些易拉罐,这是我现在能做、敢做、有精力做的,如此想着,今天这篇日记还是挺有收获的,它让我确定了接下来即便、病好之后、业余时间,所要继续做的事情——研究一下易拉罐。 这是淘宝小店开店以来的另一个令我不安的事情,有倒卖者模仿我的产品。 我曾看到至少三个人说过回击策略:有人说你只管继续往前做、不断地创新,能够做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还有人说:你只管继续往前做,做出的每一个新产品都吃上第一口红利,当市场盗版充斥的时候你已经转向下一个产品。第三种人说:你只管继续往前做,让市场认可你、让顾客认可你,形成个人的品牌,最终市场和顾客会选择你,偏偏不选择你而选择廉价品的,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是你的客户,他们看重的从来不是你的产品,他们严重看中的只有便宜。 这三种说法我总会觉得有道理,想到了就会浑身热血沸腾——干就是了!老子智商过人,你们追不上!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总觉得悲哀——难道产品制造者就是天生被摧残、注定被蹂躏的么?难道百尺竿头,不进则退么?难道知识变现就注定是要劳累一生、永不得清闲的么? 面对这一问题,真是左右为难。这个时候我总会后悔当年为什么选择了现在这条布满了荆棘的道路,为什么没有选择一条安逸的道路去走呢?身边不少人都已经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唯有少数劳碌命,还在每天不断地奔波、不断地燃烧脑细胞以换取一日三餐。 这种想法总让我有种想放弃的念头,累了。 坚持下去吧,自怜自艾没有用,只有按照上面比较积极的想法做下去——干就是了!再坚持坚持,再做新的产品出来! 之前想到的软件框架,我想实现出一个小应用,后来因为比较忙就暂停了下来。接下来还要继续,但一来手中工作多、二来生活忙碌没有精力,所以总是一放再放、一拖再拖。要想个比较有约束力的办法,督促自己坚持做下去。 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指定一个编码量的硬性要求——每天无论多忙碌,也要抽出实现完善50行代码,如此坚持下去就算进展在缓慢,一年也能将项目体量增长到2万行代码左右。而按照自己对小型软件的开发经验来说,2万行代码的APP就已经是一个功能基本完整、可用于发布状态的产品雏形了。 最近在看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过程,以及其中牵扯到的韦伯定理,虽然内容初级、浅显,但是对我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和陌生的。这次既然看到了、学到了,就不应再忘记。所以准备将学习笔记完整的整理并制作出来。 当然很可能过一段时间又会忘记。这些知识早在高中时我一定就已经学习过、掌握过,但现在不是忘记的一干二净了吗?所以纵使我能够做出比较完整的整理,今后也许还是会再次忘记。只管先做好了,至于多年之后再次忘记,到那时,一定会又惆怅、感慨,那就让这篇日记留待那时再令我回忆、惆怅、感慨吧。

日记:终于拥有了心心念念的电容笔

一、昨天买的电容笔已经到了 如果昨天我能在上午下单、当天就可以到货并体验。但是昨天上午我吃过早饭之后睡了个回笼觉,起来已经是中午,所以电容笔下单之后是今天才到货。 有关这个下单时间和到货时间、以及由这个事情引申出的另外一个话题——下单至发货的及时性,其实我还是有更多感触的。 联想到自己也开了一个网上小店,开店几个月、成交了百十笔订单。其中遇到过2次退款,都是因为发货不及时。其实发货还算及时,因为我承诺是48小时发货,而实际发货时间基本都能控制在下单后1小时内完成发货动作。 但那两笔退款令我感到“烦恼”,买家实在有些讨厌,下单之后不到30分钟,未见我发货,便进行了退款操作。这让我觉得反感,但也说明一个问题:商家的发货一定要迅速,要赶在买家“反悔”之前促成交易。留出来的“思考时间”越多,买家越容易冷静下去。很多交易其实都是冲动型消费。 小的时候我也很容易产生冲动消费,这几年克制了许多,也许是因为拮据吧,总之在我看来如今自己的冲动消费已经非常少了。 这次购买电容笔对我而言并非冲动消费,我想有一支可以用在iPad上的电容笔已经许久了。不过这次买的是一个非常廉价的、而且我的iPad型号也非常陈旧,所以我在购买之前就没有抱期望它能够十分好用。 今天收到之后试用了一下,意料之中的难用。几乎是不可能通过这只电容笔在iPad上完成读书笔记、数学草稿、绘画等操作的。它唯一能完成的工作就是:在我用iPad看电子书的时候,可以比较方便的对逐行文字进行涂色。不能进行文字书写标注、只能当成马克笔高亮某些文字。 知足了、够用了。花了不到100元、能够至少解决了一个问题,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二、换了一把新的电脑椅 平日办公时坐着的电脑椅太难受了,那是一把非常便宜的、100元出头购买的电脑椅。每次昨天电脑前,都好像“上刑”一样的痛苦。腰酸背痛、屁股痛、脖子痛、还要较着劲的确保椅子不会在地面上滑动……可以说之前的椅子不是椅子、是刑具。 但仍然是拮据、是不想冲动消费,所以忍了2年。每每冲动想更换一把新的椅子,都不舍。 最近想到可以将家中一把闲置的椅子拿来用,于是分解、用小电驴一个个零件的搬运到了办公室。放在以前,我很可能会直接买一把新的,或者至少也是叫一个搬家公司、或者自己开车将椅子运来。 如今竟然落魄到为了省钱,不惜花费更多的时间、一个个零件的用小电驴运送过来。下午我将椅子最大的一个零件卡在小电驴上,自己两脚悬空的在路上行驶时,自己都觉得好笑,哈哈,真落魄呀! 好在这把椅子非常的舒适,坐在上面腰背部的支撑到位,坐垫也远比之前的“刑拘”柔软、舒适、摩擦性更大。还可以将椅背向后调节到让自己的肚腩有足够的空间舒展不至于喘气困难。我想,有了这把椅子的助力,每天至少能再多工作30分钟-60分钟,效率也会更高一些。 三、无事可做 有了椅子虽然可以坐在电脑前更多的时间,但实际上这是自欺欺人的。我已经很久没有像样的工作了,甚至可以说是迷茫,不知应该做些什么,每天都浑浑噩噩的。 最近一直在看书,看小说、看数学、看模电……其实我知道这是在逃避,因为无事可做是令人恐慌的,只有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填补空闲才能够欺骗自己——你看,我还是在忙碌着的。但这些忙碌其实没有办法产生任何的经济回报,只能消磨时光。 这个事情十分令人苦恼——想要做什么,想不出来,而且一想就困,想多了就会睡着。睡醒了就会觉得自责,为什么又要用睡觉去逃避现实呢?不想前路,只埋头刷题,其实也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而且刷累了喝水、回想自己刚刚所做的事情,又会觉得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又会感到恐慌、迷茫、恐惧、焦急…… 所以现在我的生活就是在这样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下,一天天的混着,不知前路在何方。 四、屋子里好热 现在我正在的房间算是自己的“办公室”吧,这个房间已经租用了好多年,平日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这里玩电脑、看书。这个房间在我看来哪里都好,就是太热了。虽然有空调但是房东已经没有对空调进行维护,我自己也懒得找人维护,所以房间中的空调已经多年没有使用。 夏天的时候,尤其是最近这几天最热的时候,只能忍受。 今年好一些,我将窗户上破损的纱窗更换了、还安装了一个比较便捷的遮阳帘。这样每天白天可以用遮阳帘避免阳光的照晒,晚上可以打开窗子让房间内有些自然风降温,每天房间中的温度可以控制在30℃以下。 记得去年最热的时候,这个房间里的温度都会在36℃左右,沉闷到令人汗流浃背。现在算是很凉爽了。 但即便如此“凉爽”其实也会让人觉得闷热,所以夏天我会有意无意的逃避过来这里。都会躲在家里吹空调,只等日落西山之后才会过来。最近看到工业冷风机,感觉比一体窗式空调还要灵活、并且便宜,所以心里又种草了。但为了避免“冲动消费”,所以它现在一直在我的购物车中,至少要等到明年——有了充分长的冷静和思考时间之后,才会决定是否购买。

日记:关于3D模型的表面贴图等今日随想

一、关于3D模型的表面贴图 昨天已经学会了如何在FreeCAD中给3D模型文件进行贴图,今天又试了一下,结果并不如想象中的理想。 首先,使用FreeCAD的确可以完成贴图操作,但是导出的时候会发现,常用的STL格式、STP格式,都是不能带有贴图信息的。只有obj格式才能带有贴图信息。但是freeCAD的obj格式到处似乎有问题、至少我电脑中安装的这个FC版本是存在明显问题的,直接使用菜单中的导出,是不能正确生成obj文件的。 这个无法正确导出obj的问题之前我也遇到过,具体解决想不起来了。但是可以肯定,在其他地方进行到处操作是可以正确导出成obj文件的,似乎是在某个工作区的工作区菜单中进行导出。 不重要,假设能够正确、正常的导出OBJ文件吧。但导出出来的OBJ文件仍然不是我期望的形态——OBJ虽然能够带着表面贴图信息,但是它是通过一个额外的MTL文件、以及贴图文件本身(例如PNG),如此以附带文件的形式将纹理导出来的。并不是我期望的一个独立、完整的OBJ文件,自身包含着所有的信息。 这样分立文件的导出会有什么问题呢?主要问题就是一个模型文件,本来应该可以“干净清爽”的只有一个OBJ文件,但为了附带上表面贴图信息,导出却变成了obj+mtl+png三个文件。这样的情形下,交付给3D打印外协时就会比较麻烦。 麻烦不麻烦放在一边,更麻烦的事情是:3D打印表面如果选择彩色打印,价格十分昂贵,大约是不同3D打印的15-20倍的打印价格,这就有点儿太离谱了,简直比“白银”还要昂贵,很难用于真实的产品生产。 其次,就是彩色表面的效果似乎也不是很清晰、艳丽。相比于热转印出来的表面颜色,直接3D打印出来的彩色表面,界限不够分明、颜色不够惊艳。再结合那么昂贵的价格,很难想到这个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 二、还是关于3D模型的表面贴图 除了上面关于贴图和3D打印方面的事情,我在想的另外一个事情就是有什么机制或框架,能够快速的实现3D modal viewer online这样的需求。因为我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现一下相关的3D模型,只单纯的以3D形式展现就已经可以了、如果能够再额外的将上面提到的表面贴图也事实渲染、展现出来,将是更理想的。 但上面的想法暂时还只是一个幻想,我对webGL不熟悉,所以还一点儿实现思路都没有。这个想法现阶段还只能停留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要实现,遥遥无期。 三、kindle的邮箱停止服务了 这是今天遇到的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几个月前我应该就收到相关的通知了,说是从2024 年7月1日起,kindle不再提供send file via email的服务。当时看到消息后,我便有意识的将自己比较喜欢的、尚未阅读的图书尽快上传到kindle中。 但是今天发现邮箱功能真的停用时,还是觉得可惜和沮丧。毕竟kindle现在的服务和功能已经少得可怜,如今又将email发文功能停用之后,它的功能就变得更少了。已经可以说近乎于砖头放在手中了。 所以今天又试了试其他一些方式,又学会了新的将图书上传到kindle中的方法——直接本地通过USB链接电脑将图书copy进去。不过这个方式比较麻烦的是只能上传PDF文件,而对于其他一些电子书格式,因为缺少了email中转时的自动转换,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进行格式转换,先完成格式转换、之后再上传。这对于使用者而言,显然是更麻烦的。 四、阿盖尔·神秘特工,观后感 上周就看到这个电影的预告了,不过因为比较忙顾不上看。今天终于抽出晚饭后的一些时间,躺在床上、开足了冷气,花钱订阅,将这个电影看了。 起初本来挺期待的,但是过了6分钟的试看之后,刚到第7分钟,我就发现这个电影并不是一个特工电影或谍战电影,而是一部科幻喜剧。之前因为一直只能看到6分钟的试看,它这个6分钟掐得真是火候——让人以为这是一部视觉效果爆棚的特工电影呢。 结果原来是一部纯纯粹粹的科幻喜剧,而且剧情无限翻转,给我的感觉它根本就没想讲故事,而是从始至终只想彻彻底底的对观众进行戏弄。我已经过了抖机灵或被抖机灵的年龄,如今我变得严肃、木讷、甚至有一些暮气沉沉。但我就是已经变得不喜欢幽默或玩闹了,我只想看一些真真正正好的、有趣的故事。 这部电影并不是我期待的,它没有给我讲一个精彩的故事。虽然它的剧情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但让我觉得太闹腾了,不好看。…

今天又将这个网站重新规划了一下

这个网站之前只是临时构建起来,用以对自己之前的“个人博客”进行临时备份。可是后来因为我疏于对服务器的维护,曾经开发、运维的多个网站都荒废、停更了,想想实在可惜。 搭建小的web网站曾是我最大的业余爱好,每天整理自己的生活、学习,并将在网上看到的有趣的、新奇的事情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完成一个有趣又丰富的“电子手账”,这曾是我每天下班之后最大的乐趣。 所以今天我将这个网站重新规划了一下,准备利用wordpress重新搭建一套“频道相对丰富”的网站,用来重拾自己曾经的兴趣。 好多年没有做过web服务器的操作,有一些手生,甚至连以前最擅长的apache的配置,现在都已经忘光了。好在还有搜索引擎,可以半查半试的将web server重新部署好,借助着模糊的印象和记忆,好歹将这个网站的大体脉络勾勒出来,剩下的细节就在之后每天闲暇的时候,慢慢完善吧。

词根词典是否值得入手?

最近几天我总有买书的冲动,想入手一本“词根词典”。但是想了好几天都在纠结,放在以前“挥金如土”的时候也许早就下单了,但如今不行,如今的每一毛钱都要纠结一阵子才敢花出去。 昨天想明白了,这本词根工具书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原因在于它对英语学习完全无益。 这就像中文的偏旁部首,对于掌握了汉语和汉字的人,可以十分轻松的说出“言字旁”是什么意思,也能将“语”、“话”、“说”等汉字逐一使用“字根”、“词根”去解释清楚、理解明白。但是对于没有汉语知识的人,这种所谓的“词根”其实反而有害,因为一旦遇到诸如“诸”这样的文字,又该是一头雾水了。(这段文字中的“该”也出现了言字旁呢)。 所以日常语言的学习和掌握,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日常磨练和感觉去掌握,与其购买词根字典、不如购买一些漫画、杂志。也许一个有趣的系列漫画,从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要远比一本正规教材,对于初学者而言更有益、更容易从中获得对语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