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比特人》读后感
最近一直在读闲书。不是因为工作清闲,恰恰相反,手中的工作多到做不完、每天都有着无穷尽的事情要忙碌、实在有些疲惫。工作多年,从毕业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财务自由”,结果碌碌无为二十余载,不仅没有轻松下来,反倒是越来越忙碌卑微。 所以我最近总是想“躺平”,这是一个最近新流行的网络语,意思大概是“放弃挣扎、随遇而安”吧。所以我找来一些轻松的闲书,想着也许能够读一读书中的故事、逃避一下现实的压力。 手里本就有一套“魔戒”(《霍比特人》+《魔戒》的套装),是以前上学时买的,内容翻译和今天的版本并不一样,无论是人名、地名,还是其中的诗歌、文字,都与后来的电影和译本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许是它早在电影上映前出版的缘故。 初读这套故事还是在上学时,当时我只觉得这种庞大的魔法世界架构非常的好看、充满了幻想的空间,当时就想着应该再粗读之后、再多读几遍,好好的推敲一下中土世界的历史和地理。可是后来并没有再反复阅读,而是将它放入了书柜、收藏了起来。 最近收拾房间时又翻出了这套故事,精装本拿在手中实在有些难以当成“床头书”阅读,而且其中的人物译名与后来的电影差异实在难以吻合。便索性又买了几个现今的版本、并找了套电子版放在Kindle中,这样既可以对比着阅读、又能随时随地在各种环境中拿着不同的版别阅读。例如闲暇时可以翻看一下纸质的、躺在床上临睡前可以在黑暗中用Kindle催眠入睡。 花了几天时间,读完了《霍比特人》。 和当年初读时的感觉大不相同,也许是因为后来的电影将《霍比特人》的故事做了大幅度的膨胀、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对故事的感受不同。如今重读《霍比特人》觉得这更像是一本“儿童读物”,每一章节都十分简短,章节之间的跳跃也很大、全书几乎没有“时间”的概念,无论去哪里似乎都只需一个转场便抵达了。 “矮人重回孤山”的任务十分轻松的就完成了,而且几乎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途中无论遇到怎样的敌人,都并未动武,而是可以通过“幸运”取胜。完全没有电影中那些战斗和多惊心动魄。一行矮人和霍比特人,也只有“飞贼”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幸运做出了一些脱困的行动,其他人更像是随从一样,只需排排坐、完全看不出重回孤山的困难重重。 少年的世界应该就是这样简单:再艰难的任务,也只需寥寥数言即可完成。但成年之后才能体会到,哪有那么简单容易的目的地、又何来幸运可言?纵使千辛万苦之后,也许仍会徒劳一场。

想起来还有台Mac Mini在吃灰
虽然也是报废的机器,但是重新买一块硬盘,应该还能再用一段时间。回头有时间看看它用的是什么硬盘,如果不贵,就买一块回来,尽可能让手中的报废电脑,全激活、能够正常使用。 多年以来,我似乎一直在捣鼓着“垃圾电脑”,从来没有“一步到位”的买过一台“顶级配置的电脑”。其实我一直都是很纠结这个问题的:如果一步到位买台高级一些的电脑,是否能够让我平日的工作、游戏更加便捷呢?又或者说我这么多年来在垃圾成色的硬件中反复调整、更换,省下来的钱真的值得么? 也许我真的应该买一台好一些的电脑,让自己平时的琐碎少一些。

我现在拥有了2台主力电脑
1、昨天购买了一个新的鼠标,现在正在使用,已经好多年没有买过新鼠标了,所以昨天买回来之后非常高兴,几乎是晚上抱着这个鼠标睡的觉。今天到了单位,就迫不及待的试用了一下,效果非常满意; 2、另外,昨天还购买了一块500GB的固态硬盘,是SATA3接口的,放在我新收拾出来的电脑上,虽然那台电脑只有SATA2的支持,但是对我而言,也已经是巨大的性能提升了; 3、现在,我已经有了2台“生产力台式机”: 4、以上两台电脑,每台都是使用了一张1060的显卡; 5、对我日常工作而言,这两台电脑是足够用的。额外的,还将家里一台Time Machine找了出来,准备组一个小型局域网,这样就更方便两台电脑之间交换数据和备份数据了; 6、当下对我而言,最大的“隐患”,就是这台Windows电脑的硬盘已经用了很多年,我总担心它出问题,要尽快解决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