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CAD也可以完成对Modal文件的纹理贴图

以前只会使用FreeCAD进行3D模型的设计,并不会用它进行纹理贴图。今天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使用FreeCAD进行贴图也是很容易就可以实现的,所以接下来考虑用这个功能做一个贴图创作。

技术上不难实现,但是困难在于“做什么”——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好的产品并不是技术有多么的刁钻、先进,而是它最终的实用性和外观是否能够打动人,这一点,技术人往往会忽略。

和技术产品开发类似的是工艺产品的开发,工艺环节或工艺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工艺能力设计、制造出具有美感的产品,则并不与工艺能力正相关。有关系、但不大。

所以无论是技术还是工艺,都只是辅助、锦上添花的事情。关键还在于是否有好的想法和审美,但这正是我所欠缺的。一段时间以前当我认识到自己的这个巨大的短板时,没有“豁然开朗”的畅快,反而是更加的苦恼了。因为脑袋里面总是空空如也。

于是看书、看电影、逛展览、逛博物馆……我想通过万里路的行动开阔眼界、刺激灵感,但是收效甚微。所以此时此刻,纵使我想做一个有趣的产品,但命题为“有趣”,却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每天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尽可能保持自己的学习动力。

Related Posts

为P1.27的排针焊接做准备

一、起因 前几天在焊接电路板时,遇到了1.27mm间距的排针,结果十分悲惨——每一个2×2位置都被我焊成了一大坨,四个针脚被一颗巨大的焊锡包裹住了。之后无论是用焊刀吸锡、还是用铜带、又或者热风枪……无论任何方法,无论上面再添加多少助焊剂,都无法将这一坨焊锡搞下去、分割开,直到板子烧糊了也无法将焊锡移除。 这对我而言是一个障碍,如果不解决,那么我想制作的小硬件将会因为这个障碍而最终胎死腹中。所以这几天一直在为这个“手艺”做准备: 首先是新买了一把刀头,我之前用的刀头可能已经有些氧化,无法顺滑的吸锡。另外就是又买了几块PCB焊接练习板,这种经验工作,必须要依靠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技巧。之后今天又觉得我的焊锡丝在粗了,现在使用的是0.8mm的焊锡丝,我想应该再买一捆细一些的,例如0.3-0.5mm的焊锡丝,应该是有帮助的吧。 这么想着,未来几天我就要开始动手练习,期望能够顺利。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头痛的事情,就是如何确保这些排针、排母焊接的周正、没有歪斜。这也要再花时间想一想办法。 二、初步尝试使用新买的烙铁头 上面提到准备工作还缺少一些线径更细的焊锡丝,但是实际上我发现完全没有必要,现在使用的0.8mm焊锡丝是可以完成对1.27mm间距排针的焊接的。实际上,焊锡丝的粗细并没有影响,即便是更粗的焊锡丝也是可以搞定的。关键在于烙铁头和焊接的技巧。 1、烙铁头 刚刚尝试了一下新购买的烙铁头,确实比之前使用的好用许多,即便是我这样对焊接技术完全的门外汉,这支新的老铁也非常容易挂锡、非常容易将PCB上多余的焊锡吸起来。而且这只烙铁头的导热效果明显比之前的好许多,我甚至觉得它更适合使用高含锡量的焊锡丝。 2、焊装技巧 之前总觉得自己只有两只手不沟通,现在发现只要先把排针(或排母)的焊脚插入到焊膏中,让焊膏挂在引脚上一些,在把排针插入到PCB上,这样焊膏就相当于粘合剂,会把排针黏住。此时排针的位置就是固定的,而且可以解放出手指来不再手忙脚乱。 将PCB翻转过来,因为排针已经“黏贴”在电路板上,所以既不会掉、也不用手指扶着,它自然而然地悬垂在电路板上,周正、稳定。 然后就是用新购买的烙铁头,挂上一些焊锡。此时就发现手中当前的0.8mm焊锡丝为什么可以使用了——原因是并不会再用到焊锡丝,而是直接使用烙铁头上挂住的锡进行焊接操作。此时也会发现为什么60%含锡量的锡丝不合适了——原因是挂在烙铁头上的锡因为里面含有40%的助焊剂会开始大量冒烟。如果用90%的锡丝,不冒烟,烙铁头上就是熔融的金属锡。 直接用烙铁头在PCB露出来的引脚上一贴,只需要1秒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焊接操作。因为PCB的插孔中有焊膏做为助焊剂,所以烙铁头上的金属锡会马上转移到PCB的焊盘上、并且沁润到过孔中,从而完成焊接操作。助焊剂并不会“提前蒸发掉”,所以整个焊接过程中的流动性非常高,不仅有利于焊锡从烙铁头转移到焊盘、也不会出现焊盘与焊盘之间的连锡。 如上,就是我找到的1.27mm排针焊接的技巧。相信只要再练习20-30次,就能熟练掌握对1.27mm排针的焊接了。

买了东西不敢再乱扔包装了

小的时候无论购买什么东西,买回来之后都是暴力拆包,只留下商品,然后会将外包装、商品包装、说明书、附件等等全部丢弃。想想那时的自己,活的真潇洒、过的真痛快。哪怕是几千元的手机、电脑、游戏机,只要到了手里,无论好坏,都会在第一时间撕掉所有的贴膜、附件。 如今不敢了,从什么时候转变的呢?也记不清了,总之就是如今购买回来商品,都会小心翼翼的拆开包装,如果遇到订书钉或胶带,也会非常谨慎的拆开,并且所有的包装一律保留着。万一内部的商品有问题、不喜欢、用不惯、用不着、买后悔了……都还能给自己留下一个退换的机会。 即便商品购买时没有退换政策的商品,也同样不再乱丢乱弃,去年购买的AMD R5,我就将它的盒子保留了下来,并将自己的一颗很古老的CPU放在其中,精心的收留着。时隔一年多,突然有了一个需要用到那颗老CPU的时机,很顺利的找到并替换使用。这种“爹味生活习惯”,恰恰就是“父母的生活习惯”,估计人到中年,都会被生活磨平棱角,变得如此吧。

控制台中VIM编辑中文时字符鬼影问题的解决

这个问题困扰我好久了,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自从开始使用PowerShell时就出现了这个问题?控制台下使用VIM进行中文编辑,如果当前行有中文,那么这一行的内容编辑、选中,总会在行尾甩出一些鬼影字符。 因为近几年程序写得少、偶尔遇到这个问题就会换用其他编辑器临时救急,所以也就没放在心上。今天实在忍受不了,折腾了一个晚上终于找到了原因并解决了。 在vimrc配置中加入一行 set termguicolors 即可解决: 虽然说加入这行配置之后会导致vim的颜色配置与默认配置有了一些差异,但终归还是“彩色渲染”的代码,修改前后都是“赏心悦目”的状态,因而对于使用也没有什么影响。 这行代码的作用是让vim改用真彩色进行文字渲染,否则vim默认使用的是256色对文本进行渲染。而默认使用256色彩模式时,在显示复杂的 Unicode 字符(如中文字符)时,就有可能导致显示问题——无法正确计算出字符的宽度、从而引起鬼影问题。 上面的解释听起来很牵强,色彩管理和字符宽度能有什么关联呢……但毕竟它真的能解决问题,因而也就不再纠结其中的因果联系了。 奇怪的是用了很多年vim,以前从来没有察觉这个问题,似乎是最近1、2年才出现的问题。毕竟最近很少写代码,偶尔写一写、遇到稀奇古怪的编辑器问题也都是尽量避开,有的时候犯懒甚至就用notepad临时改动几行,所以也没有去深究过。感觉可能是: 1、或者就是自从windows弃用了控制台、启用了powershell之后出现的这个问题; 2、又或者是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只不过以前我在windows下一直使用的是neovim所以没有这个问题吧; 不确定,总之,经过上述调整,现在vim又可以正常的对中文内容进行编辑操作了。

小游戏(1)第一步是先写出 Hello,World

写任何程序的第一步,都是先写出 Hello, World。原因在于,能够撰写、编译、运行出最初的一个简单的输出、或者跑通基本的窗口,意味着整个变成环境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并且通顺了。 以当前要做的这个程序为例,我并没有 Java 代码的基础知识、对正在使用的开发环境也不了解,但是我知道无论如何,也要先令开发环境顺利的部署、搭建起来。怎么证明我的开发环境是正确部署起来的呢?就是通过 Hello, world 进行验证。 这在今天对于开发者而言已经是非常友好、简单的了。从 Android Studio 官方下载 IDE 集成开发工具,在自己的电脑上一键安装,然后运行起来,基本就完成了整个开发环境的部署。与其说是“部署”,不如说就是一键傻瓜式安装。 如果放在早些年,仅这一步也许就要花费几天的时间,需要自己将整个编译链上每一个环节都调试通顺,甚至有大量的依赖工具或库,都是需要自己根据自己的电脑和系统环境准备、调整,不断地调整才能彼此配合妥当的。 受益于“包管理器”和“自动依赖检查”等概念和工具,并且受益于开源领域大量的预编译二进制包,今天这个准备过程已经非常简便。当然这是对程序的语言和开发框架而言,如果是新兴语言或行业应用、又或者是比较小众的环境,这个过程还是会令人感到痛苦和繁琐的。 无论如何,我们这次尝试进行的只是一个使用 Java 语言进行 PApplet 应用窗体的开发,所以对于搭建它的开发环境,显然是非常简单,一步操作即可完成。 在 Android Studio 中将初始的程序项目打开,并且点击运行,很快就能够看到一个基本的窗口出现,这意味着 Hello,…

防火墻設置不當招來SqlServer拒絕服務攻擊

因爲防火墻的端口設置不當,導致SqlServer的服務端口暴露給了外網,從而招來了密碼窮舉猜測攻擊。這次攻擊應該不是有針對性的,只是群掃群攻,但卻持續了好幾天,導致我的服務器宕機了。

在iPhone上用電容筆塗鴉的主觀評測

平時很喜歡畫畫、塗鴉,雖然自己繪畫水平非常差,但是閑暇的時候塗一塗能夠令自己的心情十分愉悅。自從得到了新的手機,我就一直想再買一根電容筆,這樣就可以直接使用手機塗鴉,隨時隨地、享受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