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极限计算的简单题目

两道题目如下:

1、计算:\(\lim_{x \to \infty} \frac{sin(x)}{x}\)

2、求证:\(\lim_{x \to 0} \frac{sin(x)}{x} = 1\)


一、计算:\(\lim_{x \to \infty} \frac{sin(x)}{x}\)

解法1:极限定理法

当x趋于无穷时:分子是个正弦反复跳跃、极限不存在;分母x趋于无穷、极限也不存在。因而分子和分母都没有明确的极限值的情况下,无法用商的极限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考虑使用乘积的极限运算法则进行计算:\(\lim_{x \to \infty} \frac{sin(x)}{x} = \lim_{x \to \infty} sin(x) \times \lim_{x \to \infty} \frac{1}{x}\)。

分解出来的两个因式的结果分别是有界函数无穷小,他们的乘积等于0。

解法2:三明治法

因为\(-1 \le sin(x) \le 1\),所以\(-\frac{1}{x} \le \frac{sin(x)}{x} \le \frac{1}{x}\)

左边有:\(\lim_{x \to \infty} -\frac{1}{x} = 0\)

右边有:\(\lim_{x \to \infty} \frac{1}{x} = 0\)

不等式两端在x趋于无穷时,同时趋于0,所以中间的极限\(\lim_{x \to \infty}\frac{sin(x)}{x} = 0\)


二、证明:\(\lim_{x \to 0} \frac{sin(x)}{x} = 1\)

这个证明比较难、甚至是非常难。虽然在《高等数学》和《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的开始、最基础的章节中就有这个重要极限的介绍、以及证明。但实际上这两本书都故意忽略了一个基础极限:\(\lim_{x \to 0} cos(x) = 1\)。

在《高等数学》§1.7中,这里几乎是“一笔带过”假装“显而易见”糊弄过去了;在《普林斯顿》§7.1.5中则是给出了上面\(\lim_{x \to 0} cos(x) = 1\)的结论而也语焉不详的糊弄过去的。

两本书用的证明方法相同、也都忽略了上面提到的基础,我也先忽略、假装\(\lim_{x \to 0} cos(x) = 1\)是个事实,完成证明:基本思想依然是利用三明治定理,设法找到\(f(x) = \frac{sin(x)}{x}\)两边的函数,通过两边的极限,夹近出\(\lim_{x \to 0}f(x)\)的结果。

构建如上图形,其中圆为单位圆、半径\(r=1\),可以看出:\(S_{\Delta OAB} < S_{sector OAB} < S_{\Delta OAW}\),这个不等式的左中右分别为:

左侧:\(S_{\Delta OAB} = \frac{1}{2} |OA| |BI| = \frac{1}{2} |BI| = \frac{1}{2} sin(x) \)

中间:\(S_{sector OAB} = \frac{\pi r^2}{2 \pi} x = \frac{1}{2} x\)

右侧:\(S_{\Delta OAW} = \frac{1}{2} |OA| |AW| = \frac{1}{2} |AW| = \frac{1}{2} tan(x)\)

带入不等式,得到:\(\frac{1}{2} sin(x) < \frac{1}{2} x < \frac{1}{2} tan(x)\),

将这个不等式各个部分除以\(sin(x)\)并颠倒分子和分母、简单整理之后得到:\(cos(x) < \frac{sin(x)}{x} < 1\)

左侧:\(\lim_{x \to 0^+} cos(x) = 1\),注意这里是“假装显而易见先糊弄过去”;

右侧:\(\lim_{x \to 0^+} 1 = 1\),

通过三明治定理,即可夹近出中间的极限:\(\lim_{x \to 0^+} \frac{sin(x)}{x} = 1\)。

注意上面的三明治极限都是取的\(x \to 0^+\),这是因为原式\(\frac{sin(x)}{x}\)中的分母不能取0点,因而要分别求它的左极限和右极限,上面只是在计算右极限。相应的进行符号斟酌、调整,可以再求出左极限:\(\lim_{x \to 0^-} \frac{sin(x)}{x} = 1\)。

这样最终可以分别得出:\(\lim_{x \to 0^+} \frac{sin(x)}{x} = 1\)和\(\lim_{x \to 0^-} \frac{sin(x)}{x} = 1\)两个结论。左极限和右极限相等,最终确定它的极限存在,并且是:\(\lim_{x \to 0} \frac{sin(x)}{x} = 1\)。


三、遗留问题:关于\(\lim_{x \to 0} cos(x) = 1\)

之所以说这个问题“非常难”,是因为其中假设了一个“显而易见”的\(\lim_{x \to 0} cos(x) = 1\),其实它并不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极限需要用到泰勒近似,而泰勒近似是泰勒展开式的内容,泰勒展开式又是泰勒级数的内容。

而泰勒级数是“微积分”课程中,在完成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级数这五部分循序渐进的知识之后,才谈到的知识。所以这有点儿像“贪吃蛇吃自己的尾巴”,所以只能先假设它是显而易见的了。

1、直观的、显而易见的结论:

如果从 \(f(x) = cos(x)\)的函数图像来看,这个函数在原点附近的确是连续的、无瑕点的、光滑的,因而当它趋近于0时,其极限就是\(cos(0)=1\)。

但是在有关函数极限的基础定理定义中,并没有这个“显而易见”的定义。所以如果严谨一些,还是应该通过推导、证明,才能得出关于它确凿为1的结论。

2、对\(\lim_{x \to 0} cos(x) = 1\)进行证明:

证明过程比较“难”,需要做一些初期的准备工作:

2.1、首先通过构建一个新的辅助函数用于巧妙地构建出可用于推导的机会。这就比较难,因为是“巧妙地构建出来”,需要的是灵感;

2.2、通过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对上面“巧妙构建出来的”函数进行简化,将多项式转换成“单项式”。这里也比较难,原因在于“二倍角公式”一般情况下难以记住;

2.3、之后通过泰勒展开式对简化后的“单项式”进行展开,得到这个计算式的级数计算式。这里更难,原因是泰勒展开式基本是要等微积分课程的中后期才能学到;

2.4、对泰勒级数进行区段的划分,形成\(Result = P_N + R_{N+1}\)的形式,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划分构建出不等式;

2.5、最后,通过上面得到的不等式,再次应用三明治定理,左侧极限与右侧极限相等进而得出中间的计算式的极限值。而最终中间极限就是原始极限,从而得出原始极限的最终结果。

只有通过上面的1-5步骤,才能确凿、肯定的得出\(\lim_{x \to 0} cos(x) = 1\)的结论。详细过程如下:

2-1、先构建一个新的函数 \(g(x) = 1-cos(x)\),并且期望证明\(\lim_{x \to 0} (1-cos(x)) = 0\),如果这个证明成功了,才可以确定\(\lim_{x \to 0} 1 = \lim_{x \to 0} cos(x) = 1\)。

2-2、利用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对上述函数\(g(x)\)进行简化:\(g(x) = 1-cos(x) = 2 sin^2(\frac{x}{2})\)。这样就将欲证\(\lim_{x \to 0}(1-cos(x))=0\)问题,转换成了需证\(\lim_{x \to 0} 2 sin^2(\frac{x}{2}) = 0\)问题。

2-3、将\(g(x) = sin^2(\frac{x}{2})\)视为“三明治的中心”,找到可以夹逼它的下界函数\(left(x)\)和上界函数\(right(x)\)。因为g(x)的非负特性,所以下届函数可以直接使用常数;由通过泰勒计算,可得到他的上界函数。为思路连贯,先不考虑细节,直接得出不等式:\( left(x) < g(x) < right(x)\),即\( 0 < 2 sin^2(\frac{x}{2}) < \frac{x^2}{2}\)。

左侧计算式极限:\(\lim_{x \to 0} 0 = 0\),

右侧计算式极限:\(\lim_{x \to 0} \frac{x^2}{2} = 0\),

依据三明治定理,中间的函数极限便明确了:\(\lim_{x \to 0} g(x) = \lim_{x \to 0} 2 sin^2(\frac{x}{2}) = 0\)。

2-4、最后再将结论倒退着带回到原始问题中,原始问题也就得到了证明。

3、子问题:利用泰勒展开式得到不等式\(2 sin^2(\frac{x}{2}) < \frac{x^2}{2}\):

上面这个“子问题”,便是在同济版《高等数学》(第四版)中一笔带过的地方,它的推导思路是:首先利用泰勒展开,将含有三角函数的计算式\(2 sin^2(\frac{x}{2})\),展开成没有三角函数的多项式。而这个展开的多项式中恰巧包含着\(\frac{x^2}{2}\),这样便可以构建出上面的不等式了。

首先定义一个新的、简单的三角函数\(t(x) = sin(x)\),然后用泰勒多项式对它在\(x \to 0\)处进行展开,可以得到泰勒展开式是:\(t(x) = sin(x) = \sum_{n=0}^{ \infty }(-1)^n \frac{x^{2n+1}}{(2n+1)!} = x – \frac{x^3}{6} + \frac{x^5}{120} – \cdots\)

将\(\frac{x}{2}\)带入上述泰勒展开式,即可看出\(sin(\frac{x}{2}) < \frac{x}{2}\)。不等式两边同时平方、并增加系数,不影响不等号方向:

\(2 \cdot sin(\frac{x}{2}) \cdot sin(\frac{x}{2}) < 2 \cdot \frac{x}{2} \cdot \frac{x}{2}\),从而完成了这一子问题的解答。

每天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尽可能保持自己的学习动力。

Related Posts

树莓派(4)内置变压器的RJ45网口

手中的树莓派3B+,相比3B多了一个PoE受电功能,可以直接从PoE网口上获取电能。究其原因是这台电脑的RJ45网口并不是简单的网口,它内置了一套隔离变压器系统。 我现在手中的这台,RJ45上面丝印是TRJG0926HENL,但是按照这个丝印找不到完全相似的,但我找到了一个LPJG0926HENL,应该是完全一样、可以平替的,商品在这里。 当然淘宝有更便宜的,不过淘宝上面那些便宜的会注明是原装正品9元、高仿品8元。我觉得它们这样注明了原装品和高仿品,反而让我不敢下单购买。谁知道这些所谓的“原装正品”会不会是“高高仿品”? 索性还是从相对更稳妥一些的IC一站式采购平台购买,更稳妥、安全一些。反正这个RJ45也不是很贵,单颗26元左右,我想买回来一颗上手把玩一阵,价格上还是可以接受的。 从这个地址能够看到Pi3B+中相关部分的电路图,主板上引出来的4Pin并没有奥秘在其中,只是单纯的将RJ45中相关的引脚直接引出来就可以了,所以等RJ45到了我手,可以很方便的仿照这个电路将4Pin找到,并通过现在手中现成的PoE-HAT取电出来,如果不出意外,应该能够成功取出5V2.5A的电来。

鼠标学习笔记(2)ADNS5090功能特性

功能特性: 1、低功耗架构;2、小型化尺寸;3、可对轮询周期、响应时间进行编程调整;可在不同模式之间切换以达到节能模式;4、可根据表面环境的明亮度,智能的调整LED电流;5、高速的动作检测能力,可达30ips和8G的性能;5、动作检测的外部中断输出功能;6、内置晶振;7、分辨率可达1750cpi;8、可支持低压(2.8V)运行;9、四线串口接口;10、外围组件构成简单。 应用领域: 1、光学光电鼠标、光学光电轨迹球;2、集成的输入设备;3、电池供电的输入设备。 对上面这些介绍中的专业术语、物理量(例如cpi、ips等)并不清楚是什么含义。等到后面学习、遇到再重新理解。以上翻译基本就是按照datasheet中的英文,直接翻译的。具体都是什么含义现在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树莓派(3)新入手了一块3B+的主板

考虑到树莓派4B实在有些昂贵,所以我最终没有购买,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更便宜的树莓派3B+。得益于前些天新买的一个带有POE功能的交换机,现在桌子上摆放着的3B+是没有通过电源供电、而是直接从网线取电运行的。 我原本以为使用了POE这样“先进”的技术,桌面上能够更整洁一些,然而事实是:桌面上并没有因为少了一根电源线而有任何更整洁的迹象,恰恰相反——因为桌子上瞬间又多了显示器、键盘、鼠标……所以现在我的桌面更加凌乱了。 使用电脑这么多年,总是幻想着桌面能够整洁到好像“苹果广告海报”那样干净、清爽。然而现实非常残酷,桌面上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线材而凌乱不堪。几乎每半年左右,就要彻头彻尾的收拾一遍,但好景不长,无论收起来多少东西,始终是乱七八糟。无线,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愿望。 现在既然用上了3B+,那么显然之前的3B又没有用武之地了。更让我感到烦躁的是,我还有个第一代的树莓派,也一直在吃灰啊。这么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小硬件,也同样在侵占着空间,可我又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利用它们,这可该如何是好? 树莓派自从3B+型号开始,便开始支持了POE特性。但是最初官方提供的POE HAT,似乎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https://www.martinrowan.co.uk/2018/09/raspberry-pi-official-poe-hat-fail-if-you-want-to-use-the-usb-ports/),导致树莓派官方对其进行了召回。后来又推出了改进版本,并有人进行了这个改进版的评测(https://www.martinrowan.co.uk/2018/11/raspberry-pi-poe-hat-official-modified-version/)。 上面提到的这两篇文章,我想如果有时间,应该详细的阅读一下,以便对POE这个技术,有所了解。 树莓派3B+是2018年3月发布的,之后在2018年8月24日,官方宣布POE HAT设备发布。然而这款POE HAT却被网友讨论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主要缺陷是在使用POE供电的树莓派3B+上,任何一个USB接口都无法再稳定的工作,一旦通过USB接口接入设备,树莓派便会发出过流检测警告、甚至因电流过流而触发保护动作; 次要的问题是这款官网的POE HAT存在着明显的电感啸叫问题、散热风扇控制逻辑存在缺陷、以及硬件外形与树莓派主板和外壳存在兼容性干涉等。 上面提到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中,主要问题是致命的: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利用树莓派及它的USB连接外部设备,是十分常用的情形。无法正常使用将严重的影响树莓派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这篇文章的总结及后续追踪中,比较明确的提出了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POE HAT的DCDC芯片MP8007在输出端缺少滤波、从而产生了较大的纹波,此纹波直接影响到树莓派主板上的USB控制芯片,从而引发了问题。 备忘:带有隔离机制的POE PD模块: https://www.mouser.com/datasheet/2/472/ug485_si3404c3isofbevb-2507996.pdf

树莓派(2)放弃第一代、改用3B

前几天摆弄树莓派1,结果发现它实在是太慢了,幸运的是找到了一个更新的型号。我并不知道找到的是3B,我一直以为找到的是4B。结果今天准备再摆弄摆弄的时候,感觉它和网上的图片不一样,于是仔细看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是RaspberryPi3B。 而且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即便是“第三代”,也分成Raspberry Pi 3B和Raspberry Pi 3B+两个不同的型号。 这里我有几个不理解的地方:3B和3B+有什么区别么?既然有区别,为什么还都要称为“第三代”、而不是直接依据区别就直接升代?另外,3B中的B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3B和3B+都是“第三代”? 原因在于它的核心架构并没有升级,依然是在相同的硬件架构体系下的“性能优化”,所以只会在尾缀上进行调整,不会升代。 可以理解成3B+中的“加号”就是Plus的意思,是“加强版”。这里主要加强了CPU的封装散热形式,此外就是网卡支持了POE供电机制,还有其他一些细节升级,我并没有过多的挖掘。 其中的B这个字母,是“完整版”的含义,除了B,还有A是精简版的含义。例如同样是第三代,既有3A精简版、又有3B完整版两种不同的硬件裁切版本。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又有了入手一个Raspberry 4B+的念头了。

树莓派(1)都已经2025年了,我还在摆弄Pi1

今天翻箱倒柜,发现只有一个树莓派1在身边,好在经过一番折腾,把它收拾好了、用上了。 SD卡,16GB的,Class4速度,使用镜像安装工具,将RaspberryOS的Lite版装上; 键盘我手中虽然很多,但是试了几个USB的,都不能正常使用。后来找到一个非常便宜的USB小键盘,能用。这一点并不奇怪,现在很多USB键盘的协议都有缺陷,反而是廉价的那款键盘,更古老,协议中没有错误。 因为第一代树莓派没有Wifi,所以无法联网。好在我手中还有一个USB网卡,而且手中恰巧还有一条网线,更巧的是网线还足够长,更为幸运的是我的交换机上恰巧还有一个富裕的网口,所以也顺利的连上网了。 显示器很多,但多数都太老旧、只有VGA接口。找到一台有Hdmi接口的,而且我手中并不缺少Hdmi的线,随便找了一条就装好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工作,虽然没有做任何实质的事情,但是至少将树莓派点亮了。接下来我将重新学习这台小电脑,争取用3-6个月的时间,把它用熟练。

鼠标学习笔记(1)ADNS5090基本功能介绍

昨天拆了一个鼠标,其中的核心光流芯片丝印是:A5090 B1201A。这个芯片是Avago(现Broadcom)的ADNS-5090型光电导航传感器芯片。 这里是它的Datasheet技术手册:https://www.application-datasheet.com/pdf/broadcom/adns-5090.pdf ADNS-5090基本功能描述 The Avago Technologies ADNS-5090 is a low power, small form factor optical mouse sensor. It has a low-power architecture and automatic power management…